北京醫生 十堰“救心”穿鉛衣連續手術9小時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工作的要求,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北京市衛計委積極組織北京各區縣衛計委和北京安貞醫院赴湖北省丹江口庫區“手拉手”結對醫院,開展對接義診、交流培訓等工作。這一年多來,北京安貞醫院醫生數次趕赴十堰“救心”。昨天下午,記者在北京安貞醫院見到了多名曾經到十堰參與對口支援的醫生。他們說,十堰人民為“南水北調”作出了犧牲,北京醫生能為十堰人民做點事情,“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陳方是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去年9月,陳方接到通知:趕赴十堰市人民醫院進行支援。當時他正在美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會議結束后,陳方直接從國外趕到湖北十堰,抵達十堰后,他沒倒時差就開始手術。“當地的醫生已經為我們篩選好11例患者。”從下午2時到晚上11時,陳方和同事們以及當地的醫護團隊連續工作了9個小時,成功完成了11臺高難度的手術。心內科醫生在做“安支架”手術時,必須要穿著鉛衣來防輻射。為了能讓患者少等一會,陳方和同事們個個穿著30多斤重的鉛衣,不吃不喝,連續作戰了9個小時。這些手術在當地屬于疑難病例,但對于安貞醫院的醫生來說,有的手術只用半個小時就完成了,最復雜的一臺手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幾經周折,最后手術很成功,“我們到手術室外告訴家屬手術很順利時,家屬都特別高興,我們也很開心。”十堰當地的醫生至今還把這件事記在心里。陳方說:“十堰人民為了南水北調成功進京作出了很多犧牲,在醫療領域,能給我們一個機會做一點回報,是我們的榮幸。”十堰的交通十分不便,一些患有心臟危重癥的患者如果想轉院到北京、上海等地接受更好的治療,路上頗費周折。患者病情危重,北京的醫生就把自己送到患者的身邊。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兇險的疾病,相當于患者的血液主管道上鼓出一個“血液包”,患者在48小時內的死亡率高達50%。這一年間,安貞醫院心外科副主任朱俊明先后十幾次趕赴十堰為主動脈夾層的患者做手術。“他們經不起路上的折騰,很有可能在路上就去世了。”一臺主動脈夾層手術需要一個龐大的醫護團隊:主刀醫生1人、助手2至3人,體外循環師2至3人,麻醉師2至3人,護士2至3人。十幾個人為了一名患者,做個通宵手術是很常見的事兒。至今,十堰當地還沒有開展主動脈夾層手術,因此,每次十堰有主動脈夾層的患者,朱俊明都會帶上一名助手和一名麻醉師啟程趕赴十堰,和當地醫生會合后,一起為患者手術。陳方說,北京安貞醫院每年完成約11000例左右的冠心病介入治療,對口支援的十堰市人民醫院一年僅能完成幾百例手術,當地需要接受手術的復雜病例數量不少。為了更好地培養當地醫生獨立應對復雜手術的能力,安貞醫院陸續接收了20名來自十堰市人民醫院的擁有一定基礎和能力的醫生,在北京接受免費的進修和培訓。十堰市人民醫院心內科醫生陳昆說,“在安貞醫院,可以接觸到許多湖北接觸不到的復雜病例,為今后再處理這樣的情況增加了很多臨床的思路。”據了解,下一步安貞醫院還將根據十堰市實際需求,選派更多專家前往當地進行坐診、手術。同時,接收更多當地醫護人員前往北京進修培訓,并長期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