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世全正為患者測量血壓。記者 賴流英 攝
付世全穿著笨重的鉛衣在手術中。(資料圖)在我們的眼中,醫生手術時穿上寬松輕巧的手術服是一名手術室醫生的“標配”,但其實不盡然。在江津區中心醫院開展的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需要手術醫生穿著防護服鉛衣在X射線下連續工作,他們被譽為身著“盔甲”的生命衛士,付世全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他一干就是12年。“醫院從2004年開始開展這項手術,一般從手術從下午開始,等到幾臺手術結束的時候差不多就接近凌晨了,鉛衣不透氣,往往一臺手術下來,全身都被汗水泡濕了,就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付世全告訴記者,“手術完成后還要壓迫患者的股動脈進行止血,并且一位患者必須持續性按壓20分鐘左右,幾位患者股動脈壓迫下來,壓得雙手麻木、顫抖,有時甚至無法行走,凌晨兩三點鐘回家是常有的事。”高輻射的大型C背X光血管造影機,這是心臟介入手術必用的一種設備。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它就像醫生的眼睛,能夠將患者的病變部位看得一清二楚。但這也表明了,手術中醫生要全程暴露在X射線的照射范圍內。為了抵擋做手術時持續X射線的輻射,付世全必須穿著沉重的鉛衣進行手術,每臺手術長的需要持續1個小時以上,全程穿著30斤重的鉛衣,而這樣的手術,他每天最多時要做5-7臺。但鉛衣也只能保護身體重要部位,手、腳、臉部都暴露在外,這也導致付世全經常會感全身乏力、頭昏、精神差等癥狀,白血球也會降低。“其實手術過程中最累的不是身體。”付世全坦言,“患者檢查身體時,會盡量避免拍胸片,擔心有X射線輻射。而我們常年要在X射線的環境中工作,平均一臺手術接受的輻射量相當于拍1000次X光片,一年下來相當于拍了50萬張X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換病人的生命。因為付世全的精益求精,以及對待手術過程苛刻的要求,這項手術的并發癥遠遠低于重慶市的平均水平。這得益于他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也正因如此,從貴州、合江、綦江等地過來專程找他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我會盡量出現。”付世全的話很樸實,作為一名50多歲的醫生,從醫34年來,名譽很多但他更感責任重大,“既然選擇了醫生,就要熱愛這個職業”!